连教训狗都得看它主人脸色,他居然敢杀我徒弟,这笔血债我一定要让他用命来还!
“师傅,这家伙不能碰!”
1933年10月某个深夜里,在上海徐汇区桂林路128号的黄公馆内,两人展开了一场谈话。
正在交谈的两位,正是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帮派头目——黄金荣与杜月笙。
黄金荣的手下在街上被人干掉了,黄老板气得火冒三丈,非要报仇雪恨。杜月笙一听就急了,连忙劝他别冲动,说对方不好惹,硬碰硬肯定吃亏。
这两位可是青帮的头号人物,在上海滩呼风唤雨。特别是杜月笙,被称作上海滩的土皇帝,他打个喷嚏,整个上海都得抖三抖。就连蒋介石和戴笠这两位大人物,也得对他们礼让三分,不敢随便得罪。
【那又是谁这么大胆,敢在太岁头上动土,杀黄金荣的徒弟?杜月笙为何不敢惹此人?黄金荣的徒弟又是如何被杀的?】
1933年9月末,在上海著名的荣记大世界门前,停放着一辆新得发亮的黄包车。这时,一位穿着笔挺西装、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从剧院里走了出来。他不是别人,正是黄金荣的得意门生,当时担任大世界总经理的唐嘉鹏。
他昂首挺胸地走出大门,皮鞋踩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,快步走到黄包车旁,一抬腿就坐了上去。
他没发现,那个拉黄包车的家伙身材魁梧,帽子压得老低,眼神凶狠,脸上透着一股子杀气。
就在这一瞬间,惊险的场面突然出现了。
唐嘉鹏刚坐下,拉车的汉子猛地回头,眼神凶狠,二话不说掏出手枪,动作快得像闪电一样,直接朝唐嘉鹏开了一枪。
突然两声枪响,唐嘉鹏脑袋被打中,鲜血喷在黄包车上,瞬间就没了气息。
荣记大世界的幕后老板是黄金荣,总经理唐嘉鹏是他最信任的手下。谁有这么大的胆子,敢去招惹他们?那就是天蟾舞台的老板顾竹轩。
做同一行容易成对头,大家都搞娱乐,争着抢观众、挖演员、互相拆台,时间一长矛盾越积越多,最后闹到没法收场,只能动手打起来。
说白了,得罪黄金荣就是不给杜月笙面子,等于跟整个青帮过不去。这么一来,连蒋介石和戴笠都不敢招惹的青帮头目,顾竹轩怎么就有胆量对着干?而且杜月笙为什么也对他有所顾忌呢?
顾竹轩,大家都叫他顾四爷,老家在江苏建湖。他和杜月笙一样,都是从社会底层打拼出来的。年轻的时候,他就跑到上海去谋生了。
两人初到上海时,杜月笙在一家水果店当小工,大家都叫他"水果月笙";顾竹轩则在租界里的协记公司拉人力车,因此得了"顾黄包"的绰号。
随后,顾竹轩和黄金荣一样,都去了租界的警察局当过警察。
租界就像一个小王国,巡捕也能仗势欺人。他靠着这份特殊差事,欺压百姓、捞取好处,从老实人身上搜刮钱财,捞到了人生的第一笔财富。
顾竹轩发了财,心里就琢磨着要当老板,过上好日子。他花钱买了上百辆黄包车,开了一家车行。那时候世道不太平,苏北闹饥荒,不少农民活不下去,只好跑到上海讨生活。顾竹轩是苏北盐城人,就把这些老乡拉拢过来,让他们加入自己的车行,给他干活卖力气。
这种做法可谓一箭双雕,既能从车夫们身上获取利益,又能通过顾竹轩的精明手段,时不时给点小甜头,收买人心,让这些车夫死心塌地为他干活。
在上海那个年代,想要做生意,没有黑社会的保护根本行不通。顾竹轩长期在江湖上闯荡,对这套规则了如指掌。
顾竹轩琢磨了一阵子,决定投靠上海青帮头目刘登阶做师父,随后在杨树浦和闸北地区广招门生,逐渐壮大自己的势力。
靠着刘登阶的势力,顾竹轩一路畅通无阻,迅速组建了黄包帮,手下人数急剧增加,巅峰时期规模突破了一万。
过去的顾车夫,如今摇身一变成了顾四爷。
车夫数量增加,赚的钱也就更多,每天收入丰厚。有了钱,顾竹轩第一时间就去买枪,那时候有枪有人就能称霸一方。因为顾竹轩手下人多,枪也多,他很快就成了上海滩苏北帮的老大。
顾竹轩心里清楚,光靠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,如果不跟青帮联手,他根本扛不住任何打击。
在一次社交场合中,顾竹轩偶然结识了上海商界赫赫有名的虞洽卿,大家都叫他阿德哥。顾竹轩立刻抓住机会,主动上前示好。
虞洽卿明面上是个商人,实际上是宁波帮的老大,与上海的青帮和洪帮有着复杂的联系。在阿德哥的帮助下,顾竹轩轻松地加入了青帮。
青帮内部讲究辈分高低,按照“大、通、悟、学”来排。刘登阶在青帮里属于“大”字辈,地位和黄金荣相当。这么算下来,黄金荣就成了顾竹轩的师叔。一开始,顾竹轩对黄金荣可是恭恭敬敬的。不过后来,顾四爷实力越来越强,压根不把黄金荣当回事了。
他手下的黄包车夫遍布上海滩,这种拉车的苦力满大街都是。顾四爷在底层百姓中根基深厚,人脉广泛,是个不容忽视的角色。
顾竹轩和王亚樵在这方面很像。王亚樵的斧头帮主要靠在上海的安徽老乡支持,所以势力很大,连杜月笙都得给他面子。要不是王亚樵得罪了蒋介石,被戴笠追捕,他的声望没人能比得上。
顾竹轩在上海那是出了名的霸道。那时候,哪个戏子敢在天蟾舞台耍大牌,四爷可不会惯着你。他可没那闲工夫跟你周旋,要么直接送你一颗子弹,要么让你见点血,总之就是逼你滚出上海滩。名角常恒春就是因为不懂这个规矩,结果吃了大亏。
他仗着自己是个红角儿,就开始摆谱,非要老板给他加钱,不然就装病不上台。顾四爷不缺那点银子,可受不了这种威胁,不仅没给小常涨工钱,还让手下把他给解决了。
看到这种情况,名角周信芳心里凉了半截。他琢磨着要离开天蟾舞台,可又担心会惹来杀身之祸。
唐嘉鹏得知此事后介入其中,向周建议道:“我有个办法,你可以拜我们黄老大做师父,这样一来,姓顾的就拿你没办法了。”
周信芳听完觉得很有道理,于是认了黄金荣做师父。这下子,顾竹轩可气得够呛。
周信芳惹恼了顾四爷后,知道自己在上海待不下去了,赶紧溜之大吉。可这场纠纷让顾竹轩也吃了大亏,他剧院的台柱子走了,观众越来越少,生意越来越差。
纸终究包不住火,顾四爷没过多久就弄清楚了,自家大剧院接二连三出状况,其实是竞争对手唐嘉鹏在背后搞鬼挖人。
唐嘉鹏这次算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,被顾四爷的手下“小钢炮”给干掉了。尽管这事儿办得挺隐蔽,法租界巡捕房的头儿金九林还是顾四爷的亲家,按理说案子很难查出来,可没过多久还是露了馅儿。
黄金荣那时候在租界当侦探,专门负责查案子,破案能力很强。他手下有一大帮青帮兄弟,人多势众,很快就查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,把凶手“小钢炮”给逮住了,还顺藤摸瓜揪出了背后的主谋。
黄金荣一听说这件事,气得火冒三丈:你姓顾的胆子也太大了,居然敢杀我的得意门生!不让你尝尝苦头,你就不知道我的厉害!
黄金荣召集了青帮所有弟兄,准备拿家伙去跟顾四爷干架。可就在这节骨眼上,杜月笙突然冒了出来。他苦口婆心地劝黄金荣,说千万别跟顾竹轩硬碰硬,这个人不是好惹的主。
【作为上海滩的老大,杜月笙为何要怕顾竹轩?】
这绝不是因为对方手下有无数黄包车夫。想当年蒋介石搞“四一二政变”那会儿,就是靠黄金荣、杜月笙带着青帮那帮人对共产党和上海工人纠察队痛下杀手,才帮老蒋坐上了权力的宝座。
杜月笙真正担心的,并非顾竹轩和他手下的苏北帮派,而是站在他们背后的那个靠山。
顾竹轩心里清楚得很,官场和江湖向来穿一条裤子,正邪不分家。他明白要是不能和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打成一片,自己的小命随时都可能保不住。
你们苏北派系再人多势众,能跟国民党的警察和军队对抗吗?看看黄金荣,那么威风的人物,还不是被浙江军阀卢永祥的儿子给抓了?所以,他加入青帮后,就琢磨着要在政府里找个靠山。
蒋介石当上民国总统后,顾竹轩攀上了蒋介石身边的红人顾祝同这层关系。
顾祝同和顾竹轩都是江苏人,前者来自涟水,后者老家在建湖,两地相隔不过一百公里。两人既是老乡又同姓顾,没过多久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。
1931年,顾祝同被任命为国民政府警卫军的最高指挥官,相当于皇家卫队的首领。很快,他又晋升为江苏省的主席,权势达到了顶峰。
靠着顾祝同撑腰,顾竹轩在帮派里的地位水涨船高,连杜月笙也得好好琢磨琢磨。正因为这样,杜月笙才跑来提醒师父,咱们可不能跟人家硬碰硬,那样太吃亏了。
黄金荣火冒三丈地质问道:“这件事难道就这么不了了之?要是这样,咱们以后在上海还怎么立足?”
杜月笙是什么人?那可是上海滩的大佬,能忍得了这口气?他不好直接跟顾竹轩硬碰硬,但也不会就这么算了。他打算走法律途径,花钱收买租界的法官,以雇凶杀人的罪名把顾竹轩告上法庭。顾竹轩到了法庭上自然不会认罪,他花大价钱请了律师为自己辩护,坚称自己和唐嘉鹏被害案没关系,还说黄金荣才是幕后黑手,小钢炮是在诬陷他。
虽然顾竹轩是个黑道老大,但被带上法庭已经够丢脸的了。再加上上海的报纸们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,天天报道,搞得他非常难堪,气得不行。顾竹轩咽不下这口气,决定一定要把官司打到底。他原本想找顾祝同帮忙摆平这事,可这件事闹得太大,全国都知道了。顾祝同虽然地位高,但也不想惹麻烦,怕影响自己的名声,所以干脆躲得远远的,不想插手。
这场官司拖拖拉拉打了差不多两年,就像跑了一场漫长的马拉松,最终还是顾竹轩输了这场官司。
最终,顾竹轩因教唆杀人被判了10年牢狱之灾。他哪能甘心?一方面,这事儿太丢脸;另一方面,他可是青帮响当当的人物,蹲大牢的滋味谁受得了?所以,他立马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,想把案子翻过来。可惜,天不遂人愿,二审结果还是老样子,维持原判。
顾竹轩在监狱里只待了两年,正巧碰上抗日战争打响,顾祝同及时伸出援手,把他从牢里救了出来。
重获自由的顾竹轩显得落魄不堪,精神萎靡,但他对帮派的影响力依然存在。
他意识到自己走错了路,不能再这样下去了。日本人控制上海后,为了加强统治,花大价钱收买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,甚至让黑道老大为他们撑腰。
黄金荣待在家里,对日本人的拉拢装聋作哑;杜月笙更是不愿投敌,提前溜去了香港。青帮三大头目里,就数张啸林不要脸,直接做了卖国贼。
日本人想尽办法讨好顾竹轩,给他许诺高官厚禄,可顾竹轩心里明白得很,他不想当汉奸、背上千古骂名,始终保持着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气节。
他对徒弟们说:“谁要是给日本人卖命,欺负自己人,我就得按规矩办事,让你们去见阎王爷。”另外,他还干了很多对抗战有帮助的事情。
大家都知道,新四军的总部曾经驻扎在盐城,而那里正是顾竹轩的老家,这样一来两边就有了交集。顾竹轩凭借自己在上海的关系网,给新四军送去了急需的药品、棉花等重要物资,帮了大忙。
不仅如此,顾竹轩还凭借广泛的社会关系,多次协助营救地下党员,并秘密护送我党干部安全抵达延安。
新四军的重伤员在根据地无法得到治疗,顾竹轩听说后立刻表态:“这事我来办,送他们去上海就医,去最好的医院,找最好的医生,所有费用我全包,你们新四军一分钱都不用出。”
让人惊讶的是,顾竹轩不仅派侄子顾叔平为新四军传递消息,还把自己年仅15岁的小儿子顾乃瑾送到新四军投身革命事业。
顾竹轩这么做有三个原因:首先,他内心有股正气,看不惯不公;其次,他亲眼见到新四军是真心实意打鬼子的;最后,他早就看透日本人的侵略最终必然要垮台。
顾竹轩看得很准,他意识到国民党腐败无能,已经失去了民心,未来天下必然属于共产党。于是,他让儿子投身革命,既是一种政治上的长远打算,也是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。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判断。1949年上海解放后,青帮大佬们的结局都很悲惨。杜月笙吓得逃到香港,最后病死在异乡,晚景凄凉。黄金荣年过八旬,还被批斗,甚至被罚扫大街,下场同样凄惨。
顾竹轩是个特例,他不但没受到任何处罚,反而受到我党的重视,被邀请作为特别代表出席了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。
1956年,顾竹轩因病去世,没被治好。在上海的众多黑帮老大里,他是唯一一个安详离世的人。